小文和小红同在一家超市工作,她们私下里成了很要好的明大小文是个依赖性特别强的人,
她有什么事情都希望别人为她做出决定。自从她和小红变成好朋友之后,大事小事她都问小红的意见。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她就请小红帮忙;逛街买衣服时,她让小红帮她挑;有时她不知道晚饭该吃什么时,也给小红打电话问她的意见;甚至别人给她介绍了一位男朋友,她也要小红陪她一起去,给她当参谋。她一直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依赖着小红,直到有一天出了乱子。那天,小红和男友吵架,心里非常烦躁。小文又打电话问问题了,由于小红心里非常难受,她根本就没有心思去听小文的事情,于是打断了小文的电话,说道:“我拜托你就自己解决一次问题,好不好?让我安静一会儿, 我真的不想听你说。”说完就挂了电话。小文对小红的态度感到迷惑不解,她说:“我还以为小红是我的好朋友呢,没想到有事想问她,她都不愿意搭理我。”
从那天之后,小文和小红就疏远了,小文又找了一个新朋友,但是还是改不掉依赖别人的习惯。
小文和小红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过分去依赖、一个人,但会让自己丧失主见,而且还会给别人造五成困扰,尤其在职场中,大家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哪有多余的时间)去管别人呢?总是这样,只会让大家越来越累,长此以往下去,自己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非常差了。
在职场中惠有“依附症”的人群主要集中体现为女性职场人和职场新人。这两类人在职场中表现相对较弱,在职场中常常能够得到其他同事的“主动”帮助,并习惯于被帮助,于是乎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依附症”一只有依托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工作。
从心理学.上来看,依赖心理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
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甚至态于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并接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般而言,依附性强的人,随波逐流,无主见,遇到事情要问很多人的意见,时常会打电话回家或打给亲近的人诉说不如意,遇到一些小挫折会不高兴好久,缺乏自信心,难求上进,生活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主中也不为人人喜欢,时常会成为别人的梅累,容易在
激烈的竞争中退缩,容易失败....
职场中,你发现依赖的影子了吗?许多人一有问题就喜欢开口闭口询问别人,看起来是勤奋好学的样子,觉得自己要总是这样就能够赢取同事以及公司前辈和老板的认同,给人留下勤奋上进的好印象。但凡事有度,过度必会适得其反,非但之前的形象会毁于一旦,更甚者会影响我们好不容易维持好的人际关系,还有今后的职业发展。
有时候,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一“ 客户问我什么问题我都不敢回答,每次都在电话打到一半时征询领导的意见”,有人这么说,离开领导自己简直寸步难行。因为单位比自己想象中的复杂得多,业务与人际关系令自己疲于应付。
对于这种情况,总的原则是首先应当多从前辈身上偷师,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尽快掌握业务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内酒,如此才能越发自信。其次,要暗示自己,遇到难题不要发怵,犯了错误也不要慌张,这是每个人从稚嫩到成熟的必经之路。再次对自己要进行行职业规划,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轨迹。
每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与专长,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湛蓝天空。所以,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世界,我们应该做自己生命的主宰,任何时候都不要依赖别人而生存,因为只有拥有自立,我们才能够拥有成功。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女性来说依赖的心理是很难完全克服的,但有的时候也没有必要综全克服,因为适当的依赖会让自己显得亲切,显得平易近人。适
当运用这种依赖心理,反而有助于建立和谐完美的同事关系,对自己的事业和心情都大有帮助。
活在这个世界,其实无论是谁都会有一定的依赖心理,谁都想找个肩膀可以依靠,谁都想有了问题有人帮自己解决,谁都想有人来为我们引领道路,谁都想永远做个长不大的孩子,永远躲在母亲的怀抱,可以说依赖是人的一种天性。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需要,可是如果我们过分地依赖别人,事事都想让别人为我们解决,没有别人就会恐惧不安,这就属于依赖型性格障碍。它不但会危害自身的发展,还会成为人际关系的障碍。我们必须要抛弃那种过分的依赖心理。日本政治家德田虎雄说过:“人,谁都想依赖强者,但真正可以依赖的只有自己。”
依赖心理往往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其实没有人愿意得这种精神无骨症,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独立起来。但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旦形成习惯,我们会发现要自己决定每件事很难,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老路上去。这就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坚持从日常中的每点细节做起。
当我们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请把“请帮我....”改为“请教...”一字之差,其意甚远。对方也会因此微小改变,而对我们刮目相看。遇到自己不会、不擅长的,时借助他,人的帮助是无可厚非的,不过我我们不能将目有标放在让他帮我们完成这么简单,而是在他帮我们完成的过程中,学到他的方法,甚至可以请他来教会我们。
让我们赶快摆脱依赖吧!不要再做职场中那个长不大的孩子,要知道,没有谁能让我们依赖一辈子!
此文章转载书籍《一本书掌握职场心理》第五章第一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编著 :汪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