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自己“我能行”
日期:2021-11-25 浏览

1982年,史蒂文,卡拉汉独自一个驾着帆船穿越大西洋,途中小船不知撞上什么东西沉漫了。他偏离了航道,在教生筏里孤零零地漂浮着,供给所剩无几,生存机会渺茫。然而当三个渔民在76天之后发现他时,他竟然还活着(海难之后仅靠救生筏存活时间最长的人)一一只是比出发时枯瘦了许多,但还活着。

对于自己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他的描述引人胜,其中,一扇门关于他那些机智的小创造的故事--如何捕鱼, 如何装置+阳能蒸馏器(蒸发海水以获取淡水)一真是妙趣横生。

但让更多人最感兴趣的还是在他感到彻底绝望的时候,在继续抗争显得毫无意义的时候,在极度痛苦折磨着他的时候,他是如何坚持活下来的。救生筏被扎破了,他拖着虚弱的身体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去修理,但它仍然漏气,于是他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去吹气。他饥饿难耐,深度脱水,体力透支,放弃似乎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能在这种恶劣环境中幸存下来,靠的是来自内心的勇气。在类似的绝境当中,许多人会屈服、会抓狂。而幸存者思想中的某种东西却能使他们鼓起勇气坚持下去,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境遇。

“我告诉自己我能行,”卡拉汉在自述中写道,“比起别人的遭遇,我算是幸运的。我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这样讲,好让自己坚强起来。”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相信自己能行,就一定能够冲破难关。人生中,不管是遇到困难,还是想要做什么事,都要有自信,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行!那么,我们就一定会使尽全力,想要冲破的困难,想要达成的事到最后都能办到。

每个人的心灵里都有两扇大门,一扇门叫“我能行”,一扇门叫“我不行”。走进前扇门的人,个个充满自信,人人都有成功的理念,能抬起头大胆地往前走,有勇气迎接风雨,乐于在困难中微笑;走进后扇门的人,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自卑地低着头走路,遇到困难就退缩,即使成功的机会到来,也难以抓住。

“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心态,“我不行”是失败者重要的原因。“ 我能行”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事情有热情、有动力,成功概率自然就大。“我不行”是一 种负面信息,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总用这种负面信息来暗示自己,人的心理会处在一种非常消极的状态,使人本来能做的事也做不成;而“我能行”是一种正面信息,是充满自信的表现。如果总用这种正面信息调控自己,人就会非常振奋,事情也就会做得更好。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周围人说:“我做不到,我不信。”其实他是真的做不到吗?不一定,或许他只是缺少一个理由,一个成功的理由。给自己一个成功的理由,路就会越走越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世界上扮演着某几种角色。或是做人子女,或是为人母...子仔细细地想一下,我们是否负起了自己的责任?成功不是我们想不想,也绝不是我们要不要,而是我们必须做的。为了责任,我们要去努力,去奋斗,直达成功。

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我们只能和自己去比。因为如果我们和比尔.盖茨比,和李嘉诚比,我们肯定是一一个失败者。而如果我们一定要和那些非洲难民相比,那么我们已经成功得不得了了。由此可见,一个人活着, 就是要做好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百分之一,我们一年就会成长3.65倍。如果我们总是以他人的成绩来衡量自己,我们终生也不过只是一个“追逐者”。奔驰的骏马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呼啸在前,但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却往往是充满耐心和毅力的骆驼。只要我们不断进取,不断努力,不断地发挥我们的才能,我们就一定能够活出一个最精彩的自己。成功者之所以会成功,自然有着许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坚决地认定:我能,我可以!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也是快乐的秘诀。唯有自信,才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保持乐观,从而想办法战胜困难与挫折。“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或许有人说:“我又何尝不想自信呢?可就是自信不起来啊。”是啊,怎样才能使自己自信起来呢?就是多看自己的优点、长处,多发现、发掘自己的潜能。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限道能。人不能光盯着自己的缺点、短处和现在,而要要学会欣赏自己,多看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未来。传统的教育思想了司寺现实实中的人和后的人文观念使得多数人用僵化的目光去看待、世事,认为这是很难改变的。而唯物辩证法早已告诉我们,。三岁带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与事,发展变化才是永恒的。我们大、七岁看老”的时代早已过去,在现在这个时代中,应该觉醒过来,做一个有自信的人,告诉自己:我能行!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所以,我们不要总是拿着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比,一定要学会赏识自己,悦纳自己,勉励自己。如果做不到这样,可以想办法,比如,积累自己的成功体验和经验,坚持写日记,写摘抄;把自己的优点罗列在纸上,同时写一两句能激励自己的名言警句或是自己的座右铭,贴在墙上等随处可见的地方,天天看到它们,就能激励自己。总之,要想办法让自己自信,自信就能快乐,快乐就能发掘潜能,就能高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就不难拥有良好的心态。


此文章转载书籍《一本书掌握职场心理》第七章第四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编著 :汪建民

        南通人才网